行业资讯当前位置:首页 > > 行业资讯

故宫苏轼大展的第一现场

一场秋雨,让整个京城充满凉意。

故宫文华殿外,细雨伴花香,让观众得以在“相逢不语,一朵芙蓉著秋雨”的意境中邂逅千古风流人物——苏轼。

cuChHzrMuYiyNkxzDLs9oPe4aeMurJXfeAvD8PMX.JPG

3H5a156s6NV8dgPz135R7IvqfOGJ7XagJMrnXn3I.JPG

秋雨中的苏轼展览现场(现场图片由雅昌艺术网拍摄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)

诗人、书法家、美食家、哲学家…现代人为苏轼贴上了很多标签,苏轼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轶事。对不太了解宋代文化史的人来说,他更像是一颗文曲星横空出世,凭着天赋异禀,而在中国文化中熠熠生辉。

近来一直备受瞩目的故宫博物院苏轼主题书画特展,已经在文华殿布展完成,静待9月1日起观众的参观。展览将展出至10月30日,9月1日起,故宫官网预约购票即可前往文华殿观展,无需另外单独购票。(本文内容包含苏轼大展现场、最终展出展品目录、重点作品高清图及相关专家解读,内容陆续更新中)

crEeERhOeXMDDQdcK0md8sCOMd0GcT9roFGJTtRk.png

bJOihVsViHD3Txu6S1LSjTI4UtRnReeUpgy5Nm1Y.JPG

清拓东坡像

htgA9ZJZhtxhMsYifauUJhExQLeJzp8E9DCUpfKo.JPG

德华窑白釉人物像(其相貌与衣着特征与传世苏轼像有相近之处)

苏轼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、艺术家,他不但在诗文、书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,同时因其高雅的生活品味与豁达的人生态度,而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。苏轼的艺术与思想乃至生活情趣都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,他本人也成为备受景仰的文人典范。

此次展览亮点纷多,据此次展览策展人、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郁文韬介绍,展览除了展出宋人《赤壁图》页外,朱之蕃《临李公麟画苏轼像》也是首次与公众见面。

展厅氛围也采用柔和灯光,与文人气质书画相映成辉。同一般展览不同,此次展览背景颜色稍暗,而台面颜色提亮,色与色的反差间,展览重点凸出,使观众便于快速捕捉信息。

文华殿自两年前作为“书画殿”开放以来,一直着重推出明清绘画,此次上溯北宋,并以苏轼为主题,以文物、古代书画为载体,实为一次重要展览。

km54LudNYH2fIrFXlt7wSe4U0ToR00cjA08Cz7Y3.JPG

mDzTrNnNLNc8rPctCUfhKuLwc5dUcEZsa2OVudvk.png

7OJOhlNtT4cKfeicVkKk3rEXf0f4HeYilTmAnHY9.png

CIk82KfGl7yDeCkNTeTr2e7rIqfzRPm8Lww6fCzi.png

hV3mxS6Jv0GKURE0YUia0O1Ky7FVTQEqHAXhwV0M.png

“千古风流人物——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”最终展出作品目录  故宫博物院官方提供 雅昌艺术网制图

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苏轼的传世书法佳作,还藏有部分重要的苏轼师友作品,以及大量受到苏轼影响和能够反映其艺术思想的相关艺术珍品。藏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,类别涵盖书画、碑帖、器物、古籍善本等,在藏品的整体数量、质量和丰富性上都具有一定优势。此次故宫博物院举办以文物为载体,以展现苏轼艺术造诣与其人格风范的展览,尚属首次。

本次展览的展品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,还得到了天津博物馆的大力支持,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。展品以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文物为主,并兼顾了文物种类的多样性,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突出了展览的观赏性。

XTHKbxNgmYEa8xnlx2gxOjxzExt4oGHVFAZnmG7F.JPG

故宫博物院原院长郑欣淼为此次展览作贺词

qjlph8zCHw5NHr2WFrmTpm8qz5kkAiyrW5ipSN7g.JPG

“千古风流人物——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”展览现场 现场图片由雅昌艺术网拍摄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
本次苏轼主题特展希望通过空间和色彩的引导,使观众能够沉浸其中,与古人展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。

前殿的新建景观通过投影苏轼最广为流传和脍炙人口的诗词,配以符合诗词意境的院藏宋画,展现苏轼的重要人生阶段,留给观众与苏轼对话的遐想。景观采用半透纱幔与框架进行围合,以“灰空间”的手法构建温文雅致的空间意象。

展览包括四个单元:

b8GuTb4IprxY8kd2phnVD8sZwcwFhAXHCtjMAsOv.JPG

O9bKLG2OCQb1XUOrDDyKHHS8rgKcKpBLRRORVNMv.JPG

NADr5vZqPUmJghXf1uK4QjzWqsMbZ4clA52cAgcJ.JPG

7sdwzHaKjP5JqbsLccdHZ2bMbewmuv5hqPwosbB6.JPG

“千古风流人物——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”展览现场 现场图片由雅昌艺术网拍摄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
第一单元“胜事传说夸友朋”通过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,展现苏轼的交游圈与他所身处的时代。

第二单元“苏子作诗如见画”通过苏轼和后世书法家所书写的苏轼诗文作品,以及后世画家根据苏轼诗文作品所创作的绘画作品,展现苏轼的文学造诣。

第三单元“我书意造本无法”通过苏轼师法的前人作品、苏轼本人的书法创作以及后世临仿苏书的作品,展现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。

第四单元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通过表现苏轼生平逸事的书画作品,以及苏轼抒发性灵的小品文,展现苏轼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。四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现苏轼的精神世界,为大家勾勒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。

重点展品高清图及专家解读:

n0QYAnULg7hpo4ADch5I2CAHl1UHbQvIcS4G67ia.JPG

sksi3TXsFo8quL9qeioDZLCsrFarCDyElqoB1mHR.JPG

北宋 苏轼 《治平帖》展览现场 

TmTwOQyj2soF6DYcdpTSAxD1eHUfCAzNBmFHdF7L.jpg

北宋 苏轼 《治平帖》 纸本行书(图片由故宫博物院官方提供)

这幅《治平帖》从苏轼展览最初就被作为展览的重点藏品备受关注,展览现场肯定也是被围观最多的一件展品。此作是苏轼书写的一封信札,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。

根据帖后赵孟頫、文徵明、王穉登三人题跋可知,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,苏轼时年三十余岁。笔法精细,字体遒媚,正如赵孟頫所称“字画风流韵胜”,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,是珍贵的苏轼早年书法墨迹。

F2HISNGMFIiqOBNdiEdfBfNr9LojwDT37hNaoxFj.JPG

北宋,苏轼 《新岁展庆、人来得书帖》合卷 展览现场

mL46mfX1nwBM6CD3zAMAPt7Mg3Ttbi9uzZTwHjZu.jpg

北宋,苏轼 《新岁展庆、人来得书帖》合卷  纸本行书   前帖纵30.2厘米,横48.8厘米,后帖纵29.5厘米,横45.1厘米(故宫博物院官方供图)

这件展品是《新岁展庆》、《人来得书》两帖的合卷,都是苏轼写给陈慥的书札。陈慥,眉州人,是苏轼老乡(陈慥为眉州青神人,苏轼为眉州眉山人)。

策展人介绍,苏轼和陈慥能“玩到一块”,完全是性格使然。陈慥少年时放诞不羁,嗜酒好剑,用财如土。他常携随从,带二箭与苏轼游,论用兵,谈古今成败,自谓一世豪士。虽家有千金,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并列,河北有天岁得帛千匹,但晚年的陈慥皆弃而不取,隐于黄州,庵居蔬食,徒步往来山中,不与世相闻。这和苏轼志趣十分相投,被贬黄州时,苏轼屡探陈慥于岐亭,并为之作传,两人交往甚厚。

在《新岁展庆帖》中,苏轼谈及与陈慥和李常(即李公择)相约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。这时,苏轼才买了几十亩地,自耕自种,又造了新居,因此在信中,苏轼除了向陈慥说明近况外,还约陈慥和他们的另一位友人李常一起来黄州想会,共享新居竣工之喜。

《人来得书帖》中提到陈慥之兄陈忱过世,苏轼致以哀思并对“笃于兄弟”的陈慥加以宽慰,同时为自己无法亲去灵堂拜祭而深表愧疚,信末“苦痛”叠文的书写,更将苏轼信中的悲痛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因两帖书写时间相近,并且在历史上长期被共同保存,因而被合装为一卷。其笔意自然生动,情致俱佳,为苏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。

PAKTxtoniFvpgurjnv1sBiEFhcp56heYDGErRX8v.jpg

宋元集册第二本-宋人赤壁图页(图片由故宫博物院官方提供)

这幅作品的画面取南宋时期流行的“一角半边”式构图,以类似特写镜头的方式描绘了苏轼与友人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情景,并着力表现了水纹,显示出这一时期赤壁题材绘画与“水图”相结合的特点。

存世另有两件同题作品与此出于一稿,仅在细节描绘上略有区别,现分别收藏于美国堪萨斯纳尔逊-阿特金斯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eZ9KVdSUO1FwcsAdojqdP81bBufTCPd6AURTkQKB.jpg

朱之蕃 《临李公麟苏轼像轴》

后世关于苏轼形象的想象很多,而这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,是因为其为苏轼生平胸怀的直接展现。郁文韬介绍道,该画描绘的是苏轼被贬海南时,路逢雨,他向农人借雨具,披蓑戴笠归家而去的场景。苏轼的这一行为让其他人十分惊讶,要知道,当时苏轼虽然被贬,但他毕竟曾位居高位,又是当朝大名鼎鼎的文人名士,如此平易近人,实在让人目瞪口呆。但苏轼并不以为然,他认为,这本就是一件平常事。

事实上,这一画像并非朱之蕃首创,相传他有一底本,该底本为苏轼好友李公麟所绘。底本已失传,但该画中苏轼形象成为经典流传下来。而这件作品,朱之蕃绘了不止一次,足见他对苏轼这一形象的喜爱。另一幅与该画相同的作品现藏广东省博物馆。

神奇的是,这两件一模一样的作品都曾被清代翁方纲所藏。翁方纲十分推崇苏轼,经常组织给苏轼过生日,使苏轼人品、艺术、风范的传播推向又一高峰,对清代时期苏轼的影响力有推动作用。


jyhkzCkAAHSEqAD3gnOevF91zxKwJwQ8IFj3664z.JPG

北宋 苏轼《题王诜诗词帖》纸本 行楷书

据策展人、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郁文韬介绍,这件作品是苏轼为王诜作品所作的题跋,书于作品背后。王诜非等闲人,他本是宋英宗的女婿,当朝驸马,官拜左卫将军、驸马都尉。后因乌台诗案中,与苏轼通风报信而被贬。苏轼在该题跋中表示,自己生而平凡,被贬亦不足道也。但王诜出身名门,生而富贵,却因自己牵连被贬,可他并没有自怨自艾,却以豁达的人生态度,使诗词书画更上层楼。

事实上,苏轼谈被贬的王诜,也是在谈自己。时过境迁,度过艰难岁月,人生再次进入上升期的苏轼,回望被贬黄州之时,回忆起的不是苦楚,而是身处江烟风波之中的旷达。文虽短悍,但内容十分丰富,对研究苏轼思想十分重要,因此被收录进苏轼诗词集中。

OeAGhagSwYxgnxTRZpS7oC1hWcVssVgAwyWb2ZwE.JPG

北宋 林逋《自书诗》 纸本行楷书

7kHbMrjgKz8jq1P0BMWPLbCLzQgNCXaP9JSnwgHb.JPG

北宋 林逋《自书诗》 苏轼题跋部分

林逋是宋代重要的隐逸诗人,他隐居西湖孤山,终生不仕不娶,惟喜植梅养鹤,自谓 “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”,人称“梅妻鹤子”。林逋曾命童子,有客人造访,即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

这件作品不仅是林逋诗书合璧的精品,后又有苏轼诗跋,两大诗人诗作同出,十分难得。此跋和《题王诜烟江叠嶂图》不同,是现在唯一保存在原件背后的苏轼题跋,距今已有一千余年。

这首诗是苏轼有名的诗作,诗中谈到林逋人格风范,卷后有明代人王世贞题跋。王世贞认为,林逋本为隐逸诗人,并不为人所知。正是苏轼对林逋的推崇,让后人对林逋认知增多。“这也体现了本次展览的主题‘千古风流人物’,苏轼是诗人、书法家,但他流芳千古,他的诗作艺术,让后世对其时代许多人有了重新认知,影响深远”,郁文韬如此说道。

CxuogF4SWRY4pcjmciuN1OvtMMnlZFQtx4F3n54W.JPG

Ukawwz62t6CgAapwwfJIJHTtrHoKIYNdX8EaljSb.JPG

宋拓《苏轼书丰乐亭记》 纸本墨拓本

《丰乐亭记》是苏轼的老师欧阳修所写。师生二人甚笃,每逢路过欧阳修居住之地,苏轼总要上门拜访。

欧阳修去世后,其写下千古流传的《丰乐亭记》与《醉翁亭记》的地方——滁州官员,找到苏轼,希望他能把这两篇铭文写下来,苏轼欣然答应。苏轼以自己最具代表的大楷书风格写作该诗,态度十分庄重。苏轼辞世后,朝廷禁止他的诗文,其所作碑帖亦被销毁,这两件也不例外。

因此,在刻成之后,销毁之前所拓的拓片弥足珍贵,而此次展出的展品就是拓片原物,是难得一见的碑帖珍品。

lcubeM3I1vDxxjogp8cH4NmG8LbEavGUn61NkiPT.JPG

元 鲜于枢《玉局翁海棠诗卷》 纸本墨笔 34.5*584cm 故宫博物院藏

U003VWmkozfZMn4Bc99SbPHFJmHDZpYSxZN9SKf0.JPG

ahRVqHrEMqHDV3cp4m8FQp7dWyqzBa0j1T7HMlOX.JPG

kRyOObB1JAQOZsLNoaQ6pgfT5OrQ0dDinHuZeGe8.JPG

元 鲜于枢《玉局翁海棠诗卷》局部

这是鲜于枢的代表作,所录为苏轼名作《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》。此诗是苏轼在黄州寓居定惠院时所作。一次外出,苏轼发现,自己居住的定惠院不远处,有一株自己家乡常见的海棠花。因此,他感到花与人同,海棠亦是流落黄州,客居他乡。因此,在此诗中,他以海棠自喻,并认为此诗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作。

正因因此,鲜于枢也颇为着力,通篇大草书风格,元气淋漓,一气呵成。值得一提的是,卷末题跋中,董其昌也“毒舌”了一把,说道:“欲附名贤之诗以传其书,故当全力付之也”。

kKEgbOVEBAdK9boztQKsDa7FT4UIltcYhVxPcQXV.JPG

0lhoDADUAlr1zkoO90oxnZGx1WsDB4IwEJXbM2W5.JPG

HiVnp93ebzYRSMPclr591qSJ3szJSAk6nhYqbYNT.JPG

HMwx053JqBw8LeHyv8NIfQAQWkDFrLKzR71znqaN.JPG


“千古风流人物——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”展览现场 现场图片由雅昌艺术网拍摄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
mTdfNClLKT8VphM6kGytNuII0xgOwAc3Csk5x6SE.JPG

so7pg2Ns2UY5TF2QHqPhljHGfdB07SuIlHpbbymr.JPG

m6BTzadkJZ34c8UNzHv0M95rDdTsQ2vchLkWVyF3.JPG

“千古风流人物——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”展览现场 现场图片由雅昌艺术网拍摄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

后殿喷绘场景的灵感来源于院藏马和之名作《后赤壁赋图》,该设计通过将小舟与仙鹤形象做成微动画,更加生动地向观众展现苏子与客“复游于赤壁之下”,“有孤鹤横江东来”的场景。画作本身的静和一鹤一舟的动相互衬托,灵动有趣,发人深思,意境深远。

展柜内的手卷台与背板均选用了色彩古朴、质地柔和的布料,在契合书画文物气质的同时,又通过强对比的反色设计,使观众轻松捕捉到重要的展览信息,不至于让各处的色彩糜于一处主次不分。


注:此内容转载至雅昌艺术网,如有不适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
版权所有:北京京博古文物鉴定有限公司
电话:13261083111   座机:010-85095954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东十里堡路一号(未来时大厦6层601)

邮箱:bjjingbogu@163.com


京ICP备2020038237号
技术支持:华大网络